阿苏地质公园的魅力
拥有世界罕见的巨大破火山口和多座火山体构成的火山群的阿苏火山,雄伟多样的火山地形地质是它的主要特征。以这里的大自然为舞台,自有史以来数万年间经过人类开发生活,养育了这里特有的文化和景观。在阿苏地质公园里有许多包括破火山口及周边广阔地域的、以各种火山地形地质为中心的地质景点。
阿苏地质公园的三大主题
平常经常看到接触到的风景其实好多都是富含意义的地形。每一幅风景都是揭开阿苏火山大地形成、关系人类生活谜底的重要钥匙。
阿苏火山地域拥有自约27万年前以来火山反复活动所形成的世界罕见的巨大破火山口和多座火山体构成的火山群,雄伟多样的火山地形地质是它的主要特征。在这片土地上,以这里的大自然为舞台,自有史以来数万年间经过人类开发生活,养育形成了这里以草原为主的特有景观和文化。在阿苏地质公园里有许多包括破火山口及周边广阔地域的、以各种火山地形地质为中心的地质景点。
从这种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背景出发,本地质公园的主题在于加深对阿苏火山大地形成和这片土地同人类生活关系的理解。为反映阿苏地质公园的这个大主题,又具体把它分化成三个副主题来进行思考。
副主题①刻入巨大破火山口的、火山喷发的记忆
象征阿苏的世界罕见巨大破火山口是经过数十万年间火山活动形成的。通过增加有关约9万年前形成巨大破火山口火山大喷火之前的火山活动形成的地形、大喷火时对各地的地形影响的知识,了解感受人类难以想象的地球的呼吸。
帮助理解此主题的地质景点…大观峰地质景点・北外轮火山碎屑流地质景点
副主题②近距离感受地球气息的中岳火山口
位于阿苏破火山口内火山群中央的中岳,是自有史以来至今反复活跃喷发的日本国内有名的活火山。中岳火山以火山口内可见的"热熔液池"为代表,周围地域拥有特殊火山景观、是了解活火山和与火山共生的人们的关系的、非常有特征的地方。
帮助理解此主题的地质景点…中岳地质景点・米塚地质景点・草千里地质景点
副主题③火山带来的恩惠和人们的生活
在火山地带常见涌水泉、分布破火山口及周边的温泉等,数十万年间的火山活动带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极大的恩惠。分布阿苏各地的宽阔草原是经过千年反复放牧、割草、烧荒人类活动历史的产物。人们与活火山一起,与自然共生,敬畏自然,培育了与众不同的文化。
帮助理解此主题的地质景点…南阿苏涌水泉群地质景点・地狱垂玉温泉地质景点
1.阿苏火山大地的形成
阿苏破火山口

阿苏火山大约于27万年前诞生,之后反复进行活跃的火山活动。显示明显陷没地形的现在的破火山口,是由9万年前大规模火山岩浆喷发而成,那时的岩浆堆积物流至隔海的岛原、天草,还有在山口县也有发现它的堆积物。
现在在具有世界罕见规模的破火山口内及其周围生活着7万多人口,培育了自古以来与火山共同生存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中央火山口山岳及其周边
破火山口内的火山群是由多座山体构成。在这些火山当中,包括许多不同火山山型,火山形成时期也多种多样。因此各个火山的地形、构成物、内部构造从全体来看及其复杂多样,在这个地区有许多了解火山形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地质景点。其中,除了火山口周边有各种火山喷出物、火山地形、特有植被等,还有作为火山地区极其特殊的风成地形(例如沙丘等),因此是可以综合理解火山口及周围地区火山活动、火山喷发物、地形、植被等的富有启发性的优秀地质景点。
- 中岳火山口
- 作为阿苏观光中心地的中岳火山口是可以观看活火山活动的比较罕见的一处场所。中岳火山口在最近1000年间以火山灰的喷出活动为中心,其活动期间不断重复岩浆蒸汽爆发活动、斯通波利式喷火活动、安静期的喷气活动及火山口热溶液池的形成活动等。
- 沙千里之滨
- 沙千里之滨是于数千年前形成的中岳新期山体的火山口荒原,覆盖着黑沙和岩石砾。它的堆积物因臼状火山碎屑丘的侵蚀而多为扇状堆积物,堆积物中可见大量的火山弹和喷石。虽然植物量很少,但还是有像虎杖之类的植物生长其中。
- 草千里之滨
- 草千里之滨是在3万年前形成的直径1公里的火山口和在它的当中又形成的直径约400米的火山口的二重火山口。现在可以看到两个水池,西侧的水池其实是外侧火山口的底部,而东侧的水池其实是内侧的火山口。内侧的火山口是在硅酸性熔岩圆形山顶被火山喷发吹飞掉后形成的,它的一部分作为驹立山而残留下来。
破火山口内

破火山口内平地(破火山口底)伸展在火山群的北侧和南侧,它们分别叫做阿苏山谷和南乡谷。阿苏山谷和南乡谷是分别在黑川河和白川河流域形成的冲积平原,有许多村落聚集,到处延伸着水田和旱田。
这里的地质景点除了有包括自喷井在内的多处涌水泉和温泉外,还有可了解昔日环境变迁的泥炭地、黄土及证明破火山口湖存在的湖成堆积物、泻入白川河和黑川河的瀑布等,可观察多处与水及河川有关的地质地形是它的特征。
外轮山
外轮山根据地形差异,被区分为内侧的破火山口山壁和外侧的外轮山斜面两部分。破火山口山壁随处可见呈露地表的先阿苏火山岩类和覆盖在上面的火山碎屑流堆积物。各地有许多可提供显示破火山口形成后地形变化等头绪的优秀地质景点。外轮山斜面是广泛分布于破火山口边缘外侧的全体平稳的高原地区,主要是由与形成破火山口有关的、火山碎屑流堆积物堆积成的火山碎屑流台地、丘陵和波状地形等构成。
- 押戸石
- 北外轮山的火山碎屑流台地中残留的岛状山丘上陈列着的安山岩质岩峰群,最大的岩石高约5米。这里的巨石群自古以来作为岩座被当地人郑重地祭祀着。有认为这里可能是古代遗迹的看法,但也可能是起源岩脉的岩峰群。
- 游水峡
- 游水峡是阿苏破火山口北部小河川的岩磐河床,由形成阿苏火山碎屑流堆积物的溶结凝灰岩所构成。缺少沙砾等河床堆积物,全体平滑的河床长约数百米。平常水量水深只有数十厘米程度,可以观察显示在河床和河川壁上的条纹斑状构造溶结凝灰岩特征。